高度不要上升的太高

关于69圣战,我作为一个旁观者,在人人上分享了一些资料,另外也偶尔上了一些贴吧看看状况。一直以来对于韩国没什么好感,没看过所谓的韩剧,我也承认不经意间会在电视上飘过几眼韩剧,跟看广告似得。对于韩国也没什么印象,Google一下自己的记忆里,涉及到韩国的也就是抗美援朝,奥运会,现代和三星,另外好像没什么东西记得了,前段时间也终于被同学指正韩国首都不是搬家了,而是换了名字,哦,我才知道了汉城和首尔是一个城市。好像还有潘基文我记得。SJ,这几天我也知道了。
圣战开始的时候,我在上课,偶尔用一下UC上人人看看状况,当时感觉不到怎么热闹。下课上网之后发现还是挺热闹的,查看Google关键词,发现圣战排第一了。搜索圣战后,连接到一些正规的报道文章,说是这场全民运动是被某些推手搞的,就像当年贾君鹏妈妈喊你吃饭一样商业炒作而已。
至此,热闹之余,我就开始想想了。这到底是场什么运动?一场宣泄会吗?作为不喜欢韩国的普通人加入这场圣战,似乎也是为了宣泄一下。但是为什么这么大件事情,第二天居然都成不了新闻。所以里面必有更深层次的内容在里面。
个人有个人的看法,韩寒也有他的看法,本人对韩寒并不感冒,他有点才华而已,至于他能上时代杂志也颇感到神奇。韩寒的书没看过,到看过郭小姐的书,一本《幻城》一本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,可惜是抄袭的。我十分同意李菁Lily同学的看法,“69这事儿不好说就别说,总之作为普通民众看到打击棒子还是很愉悦的,公众人物不该废话啊不该废话”。
打击同时,我觉得我们大学生,高级知识分子(我们老师说的我们是高级知识分子,我没感觉到有多高级)应该更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。
这是一个自发的行为,还是有人暗中操作的?
这仅仅是一个关于90后脑残的问题,还是不同年代文化碰撞的问题?
这是一个国内问题,国际问题?
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自己多想想吧。
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值得深思,如何扩大我们中国本身的文化影响范围?古代文化,近现代文化,现代文化,当代文化!!
不读四书五经,不看四大名著,不翻唐诗宋词,不赏鲁迅钱钟书矛盾海子等待他们的作品,多美好的东西?有多少人喜欢这些文雅的大餐?虽然我自己也读的不多,但是这个问题很严重。
自我的文化价值迷失方向,才会出现哪些哈韩哈日哈巴狗的所谓的文化潮流。
有谁敢说我了解中国文化?这个问题也很宽泛,有人又要说是制度问题,教育问题了?
看看书,培养文化素养,需要制度来管制吗?家庭教育才是第一步,当然我们的教育制度也有责任。我觉得这涉及到个人的价值观,人生观的问题了。
作为一个大学生,要有理性的思考,更应该有理性的行为,丰富的自我内涵,旷阔的自我发展空间。虽然很纳闷,大学,我感觉我怎么没学到什么东西啊?
西南大学,进来的时候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还有个挺好的招牌项目---沉思·我为什么上大学?现在我大三,还是没怎么想同这个问题,虽然这块牌牌一直挂在学院2楼的走廊里。这个形象工程怎么就搞了一届,学院应该开导更多的人才是,教育不是一届展览会。
想多了,大学四年交了那么多的钱,其实是来培养你思考的能力的,想办法的能力,老师们已经把动手实践能力倾注于研究生上面了,本科生塞一点知识,然后去社会做“混混”,有的是大混混,有的是小混混,有的是官混混,有的还是混混。
牛人有的是,但是岗位需要恰似平凡的人,所以我们还是有机会的。学会考试或许比学会知识来的实际些,加油,同学们。
想的有点多了,随便扯扯吧。有点没逻辑,故意的。

Deixe o seu comentario

Post a Comment